为什么泡茶需要沸水?普洱茶、白茶、岩茶、红茶有话说,揭秘真相

发表时间: 2019-08-13 06:0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搬了很多次家后,一个用了多年的雕花台灯,依旧陪在村姑陈的桌前。

在惺惺相惜多年后,对这案前的老物件,早已成出了感情。

物产四方,曰为东西。

东西但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生活智慧。

物尽其用,归根结底是人与物之间,彼此的尊重。

泡茶,同样讲究物尽其用的智慧,需要妥当利用好茶的曼妙茶味。

一天,和闺蜜miss何喝茶,泡了款茶农刚寄来的桐木红茶。

这泡红茶,条索细小,芽头多,外观七分黑,三分黄,芽叶较为细嫩。

接过了纯净水,烧水泡茶,水烧开后,提起水壶注水冲泡,花香和甜香张牙舞爪的显现出来。

“这么嫩的红茶,用沸水泡不怕烫坏吗?”闺蜜问到。

“茶哪里存在被烫坏的说法?你喝喝看感受一下。”

“这比平常喝的红茶要更香一些,更甜一些哎。”发现了泡茶新大陆的闺蜜,如是说到。

可见,泡好一杯茶,离不开用沸水冲泡。

经过沸水考验的茶,风味才能展现更全面,这是沸水泡茶的最好答案!

《2》

古往今来,沸水泡茶的好处多多。

在医学卫生尚未发达的古代,人们发现将水烧开后,放凉再喝,喝得更放心。

若是直接喝生水,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痢疾等身体不适症状。

水烧沸后再喝,同样沿用到泡茶上。

《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

泡茶水温的高与低,主宰着茶汤滋味的好与坏,烧水泡茶时,须要等到水三沸过后,彻底烧开了,才能用来泡茶。

沸水泡茶可以杀菌,在微生物世界还未被发现的古代,古人们早已将水烧沸后再喝,贯彻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沸水泡茶的好处,更是明显。

研究显示,冲泡温度越高茶水浸出物溶出量越大,原因在温度加快了分子的热运动。

使用沸水冲泡,可以对茶叶内部物质施加更多的压力,让其获得更充足和全面的释放。

泡茶时,使用沸水冲泡可以更多的激发茶叶内部的茶味物质,如茶氨酸、可溶性糖、胶质物、茶多酚,以及多种芳香物质等。

好茶经过沸水冲泡后,茶香更高扬,香气层次更多变,汤水更醇厚,更饱满。

一杯又香又醇的茶汤,彰显着好茶的无尽风采!

可以说,对于内质丰厚的好茶而言,沸水冲泡才是其最佳的归宿。

但凡是泡茶水温不能太高,会将茶叶烫坏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这样的言论,无非是在为劣质茶找借口。

毕竟,温水泡茶是劣质茶的“掩饰衣。”

真正的好茶,根本不存在怕烫之说!

《3》

全发酵的红茶,使用沸水冲泡,风味更佳。

红茶当中,并非存在芽叶细嫩的茶会被沸水烫坏的说法。

但凡是工艺到位,内质丰富的好茶,一应该使用沸水冲泡,滋味才能更精彩。

像开篇提到的那款桐木红茶,将5克干茶直接放入标准盖碗后,环壁注入沸水,将干茶均匀打湿浸润后,快速倒出茶汤。

干燥的茶叶条索在接触到沸水的刹那,一股子像冬日烤白薯的甜香迸发在四周,而揭盖闻香时,却是细幽鲜甜的百变花香。

像春末夏初时,高大的林木梢头,飘散出来的阵阵洋槐、水石榕、高杆女贞等甜花香气。

金黄透亮的茶汤,稳当在公道杯中,不起一丝波澜。

透过锤纹玻璃公道杯观察汤水,直如大块的黄水晶般,晶莹剔透。

将茶汤倒入杯中,细细啜饮,汤水里的蜜薯香和花香双剑合璧,形成持久有利的香氛,从舌面到喉咙底下,全面的铺开。

喝茶过后,满口留香,回味里同样是恬淡的花香。

清新爽口的茶汤,喝下去感到尤为的清冽香甜,像是兑了花蜜水那般,又香又淳滑。

事实胜于雄辩。

在这样一杯曼妙无比的茶汤面前,沸水会将芽叶细嫩的红茶烫坏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实际上,泡红茶,沸水冲泡除了能让茶味更精彩外,还能试茶更准确。

关于红茶的冲泡水温,常有这样的说法,“沸水泡红茶,茶汤滋味容易变酸。”

其实,这是工艺不到位,发酵过渡的红茶,常有的表现。

疾风知劲草,烈火出真金,沸水知好茶。

唯有经过沸水冲泡考验,更能明显辨别红茶的好与坏!

《4》

泡武夷岩茶,水温只能高,不能低。

品类繁多的武夷岩茶,家族兴旺。光是靠水仙、肉桂、大红袍这三大类品种,就已在茶界奠定下让人不容小觑的地位。

色香味醇,具有岩骨花香之风情的武夷岩茶,制茶工艺尤为繁杂。

在这当中,最为独特的制茶工序,在于焙火环节。

武夷岩茶的得来,离不开火的考验。

《石灰吟》里写,“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放在岩茶的制茶过程上,大抵有异曲同工之妙。

岩茶的焙火,哪怕是轻火功的岩茶,接受到的焙火温度也远超于100℃。

可见,上过刀山,下过火海,经过重重考验才能得来的武夷岩茶,根本不存在害怕沸水烫的说法。

冲泡岩茶水温,一应需要使用100℃的沸水,才能让干茶条索内部的滋味,更充足的释放。

若是泡茶时使用温水冲泡,那对于岩茶而言,无疑是暴殄天物!

温水冲泡下,肉桂独具风骚的桂皮香难显,水仙的汤水醇厚度不佳,黄观音高扬冲天的花香失去了锐力,铁罗汉百般柔情的沉郁药香难以释放……

可以想象,将岩茶用温水冲泡后,得出来的茶汤,是怎样一个索然无味的画面!

《5》

泡白茶,沸水冲泡更能利用茶叶内部的养分。

制茶工艺简朴的白茶,不揉捻不杀青,只经过萎凋干燥而得来,最大程度的保留下内部的天然风味物质。

在六大茶类的养分物质排行榜中,白茶的名次都十分靠前。

其中,茶氨酸含量对比上,白茶更是一骑绝尘,位列榜首。

养分物质充足的白茶,唯有使用沸水冲泡,方才不辜负好茶。

例如,冲泡芽头肥实,白毫密布的白毫银针时,少不了用沸水冲泡。

一来,沸水冲泡施加的压力,能让白毫银针获得更充分的展示舞台。

毕竟,白毫银针的芽头结构,呈现5-7层白毫严实包裹的笋壳状,防护严密。

再加上,密密匝匝分布的白毫,如同水獭毛那般,防水性好。

这时,唯有用沸水冲泡,才能更好的让白毫银针内部的精彩茶味物质释放。

二来,沸水冲泡更能激发白毫银针的独到芳香。

以毫香著称的白毫银针,茶香清新悠长,轻盈曼妙。

毫香作为白茶最天然纯粹的植物荷尔蒙气息,在白毫银针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新茶阶段,毫香呈现为劲道的野草香,像晒干后的芦草,发散出独特而干燥温暖的香气。

除了毫香外,新银针的花香、笋香等清鲜香气,同样尤为突出。

芳香物质积累充足的白毫银针,在泡茶是若非使用沸水冲泡,根本难以让其充分展现!

三来,沸水冲泡更能释放白毫银针的充足养分。

芽头胖嘟嘟的白毫银针,茶氨酸和胶质物含量丰富。

茶氨酸不仅可以为人体补充必要的氨基酸,还能为茶汤增添清甜爽口的风味,妙处多多。

而胶质物则可以为茶汤带来淳和饱满的质感,使得茶汤像一块果冻布丁般,充满质感。

沸水冲泡下,可以加快白毫银针内部物质的浸出,得出一杯既清香四溢,又淳和饱满的茶汤!

《6》

泡普洱,沸水泡,更精彩。

村姑陈在勐海访茶时,车行在石块嶙峋的颠簸路途上,途遇大雨。

恰巧路过一个少数民族的老村寨——曼弄老寨。

走进村去,在第一户茶农老阿妈的家里,就喝到了款让人惊艳的古树生普。

茶汤入口,异常的柔润细腻。

但细细一啜,汤水的内质尤为的劲道、张扬、浓烈。

在刚与柔的强烈对比间,让人尤为印象深刻。

除了之外,那泡生普的耐泡度和持久度,同样尤为惊人。

和李麻花坐在主人家的阁楼里,喝上了十多冲,直至雨停,汤水里的浓郁的茶香和劲道的汤感,依旧没有半分颓势。

这样内质丰厚的好茶,用上沸水冲泡,耐泡度尚且如此惊人。

若是使用温水泡,那看来得喝到天老地老,才能将滋味喝到淡。

但对于这样的好茶而言,温水泡太浪费了。此等好茶,不用沸水泡,你会错过太多。

毕竟,在水温不足的情况下,茶叶内部需要高沸水才能激发的风味物质,将永远无法解锁。

可见,六大茶类当中,泡茶水温的要求大抵是共通的,那就是沸水冲泡,更能让茶味物质充分释放!

《7》

沸水泡茶,像是一面可以看透茶叶好坏的真相镜子。

内质丰富的好茶,可以由此脱颖而出,绽放光芒。

而内质寡淡的劣茶,滥竽充数的把戏由此被揭穿,显出原形。

可见,不论从检验茶叶好坏,亦或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而言,泡茶都少不了用沸水。

奔涌的沸腾之水,更能全面展现好茶的魅力。

稍待茶凉,热茶一杯,舒畅无限。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凝成云雾顶,瓢出晨露香!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