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你的故乡曾经饮用何种茶?

发表时间: 2023-06-27 10:1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国家。

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药用,到春秋以来茗粥、茗菜的羹饮、食用,直到唐代,茶之为饮蔚然成风,“天下益知饮茶矣”……数千年来,我们在茶的培育、采制、品饮、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于贡茶文化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是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灭商后,巴蜀部落以“香茗”纳贡。至唐代,贡茶制度最终形成,自此历代相沿。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叶通过严苛筛选,精心加工制成贡茶,是历代茶叶最高水平的代表。

清代是中国古代贡茶文化发展的顶峰。古籍资料、清宫记档及故宫院藏的四百余件茶文物,让我们能够一览千百年来茶叶产区、品类变化,遍寻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地方名茶。

由北向南,沿着这份故宫“茶地图”

看看你的家乡喝的是什么茶?


一 、安 徽


徽茶名目繁多,所载有开火茶、苦茶、雀舌、莲心、金芽、北源茶、紫霞茶、翠云茶、雅山茶、片茶、仙芝、嫩蕊、金地茶、茗地源茶、仙人掌茶,以及梅花片、兰花头、松萝茶等。产地中,又以明代即开始贡茶的六安州最为著名。

乾隆四十一年(1776)纂修的《霍山县志》中载,“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次曰雀舌,又次曰梅花片。”

银针取枝顶一枪,雀舌取枝顶二叶微展者,梅花片则是选择最嫩的茶叶。这几类茶叶一直是重要的贡茶品类。

二、江 苏


江苏自古就是产茶大省。常州府的阳羡茶,苏州府的虎丘山、洞庭山茶,扬州府的蜀冈茶,江宁府的天阙山茶,松江府的兰笋山茶,都是茶中精品。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阳羡茶于唐代即已充贡,极见推重,当为苏茶第一。明代许次纾《茶疏》称,“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


碧螺春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传统名茶。根据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记载,碧螺春茶原以吴中方言俗称“吓杀人香”,康熙帝巡幸太湖时“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

花果山云雾茶产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因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而得名。有着900多年的历史,形似眉状,叶形如剪,清彻浅碧、略透粉黄, 润绿显毫。

三、浙 江


中枢之地杭州,所产的西湖龙井、九曲红梅、径山茶、安顶云雾、雪水云绿、千岛银珍、天尊贡芽,名字听起来流连山水,活脱一幅才子佳人的景象。

嘉兴与湖州近北方,所产的顾渚紫笋、安吉白茶等茶,茶名又浮翠流丹,温润透劲。

绍兴、宁波延续越人气势,盛产大佛龙井、越乡龙井、瀑布仙茗、望海茶、平水日铸、绿剑茶,从茶中能见气象峥嵘。

温州、台州、舟山近海,出产乌牛早、三杯香、雁荡毛峰、平阳黄汤、普陀佛茶、临海蟠毫、羊岩勾青等名茶,听起来又有氲氤灵气。

金华、丽水、衢州靠山,所产的武阳春雨、江山绿牡丹、开化龙顶、松阳银猴、仙都笋峰、仙宫雪毫、金奖惠明等名茶,更是显得这片山地疏朗开来,如诗如画


四、江 西


江西产茶历史十分悠久,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代江西曾为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据《庐山志》记载,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庐山就有僧侣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唐代随着全国性的“茶叶大行”,江西茶叶生产得到空前发展,饮茶之风极为盛行。当时,江西浮梁一带不仅是著名的茶叶产区,而且是重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此外,饶州(鄱阳等县)、虔州(赣州)、袁州(宜春)、江州(九江等地)、洪州(南昌)等地都是茶叶产地。洪州西山的“白露茶”,被列为唐代15种名茶之一。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在唐朝,浮梁是当时著名的茶叶集散地。白居易《琵琶行》有诗云:“商人重利轻别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元和郡县图志》卷载,天宝时浮梁县“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占全国茶叶税八分之三。明代汤显祖在其《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一文中,曾对浮梁茶有过生动描述:“今夫浮梁之茗,冠于天下,帷清帷馨,系其薄者。”1915年,由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江资甫“天祥”茶号经营的浮梁功夫红茶,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与斯里兰卡高山茶、印度大吉岭茶并称“世界三大高山茶”。茶叶已成为浮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县茶园总面积超过10万亩,其名优茶生产已成为赣东北茶区乃至全省的“领头雁”。据2013年茶叶公共品牌价值排行榜显示,浮梁茶达7.09亿元。


五、福 建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西北际山,东南濒海,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古以来,就适合于各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闽之山何苍苍,闽之水何泱泱”,山水交融的八闽大地,遍植被茶圣陆羽誉为“南方嘉木”的茶树,是名符其实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无不是对福建茶的吟颂。

福建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历史,八闽农耕与茶品一起芬芳。连绵千年的事茶、饮茶历史,使福建茶文化内涵不断演变、丰富,不仅凝聚了地理之灵性,其创制茶类数量之多,品茶技艺之奇巧,也使福建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古镇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花襟”(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三百余年。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唐末诗人韩醒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唐·冯贽撰的《记事珠》有称“建人调斗茶为茗战”。武夷更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在福建境内,还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称为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茉莉花是福建花茶的代表,其历史悠久,早在16世纪即有制作此茶的记载,用茉莉花窨茶大约始于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较明朝又有发展,并开始出现大量的商品茶。清咸丰年间(1851-1861),茉莉花茶大量生产,畅销华北各地。1890年前后各地茶叶运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为花茶窨制中心。


六、陕 西


陕西,上善之地。神农氏“尝百草”、“得荼”于秦岭山脉,美丽陕西演绎着茶叶传奇。

黑茶骄子,茯砖古茶,秦人所创,以其独有的金花、造型、香味、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誉为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神秘之茶、西北各民族生命之茶。

陕西茶区位于秦巴山区,主产区于陕南陕南是咸阳茯茶的原料基地,汉江流域贯穿其中,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且富含锌、硒元素。昼夜温差大,孕育了陕南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且富含锌硒”的卓越品质。


七、湖 北


谈起湖北茶叶的起源,《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由此可知,湖北茶叶的发现和利用迄今已有约五六千年历史。而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则是《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为茶的最早记述。从两汉至三国开始,荆楚大地已正式种植茶树,故史载有“荆巴间,采茶作饼”一说。本文将沿着西汉到民国初期的历史脉络,讲述2000余年来湖北茶叶的从起源、发展到壮大的茶叶发展历史。

在清代,湖北茶叶产地分布较为广泛,全省十府皆有州县产茶。其中,又以武昌府通山县最为著名,有坡山凤髓、桃花绝品、仙人掌茶等名茶。


通山茶为湖北传统贡茶。根据《通山县志》记载,当地茶“有红黑二品,随人自为。”



八、湖 南



湖南产茶历史较早,且五代时即有贡茶记载,岁贡额量已达二十五万斤。宋代以后课额更多,按《宋史·食货志》载,“总为岁课荆湖二百四十七万余斤”。


湘茶产地分布也十分广泛,《本草纲目》中提到“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岳州之巴陵、辰州之溆浦、湖南之宝庆、茶陵”;清代时,全省九府四州皆有产出。

“花卷茶”为安化黑茶一类,始于道光,因使用篾篓包装外表呈花格装而得名。起初,人们做成这种树形紧压茶是为了方便运输,后来倒逐渐形成了品牌。


这份花卷茶外表形似树干,非常紧实。前人曾在上面贴有“树形普洱共两块每块重十斤”的字样,经研究,此茶为安化黑茶而非普洱茶,因此名称改为“花卷茶”



九、四 川



四川最原始的,最鲜甜的,就是老川茶!稀有的树种赋予其茶独有的韵味,汤浓鲜爽是最直接的表达。喝一口闭眼,雨后微风、山涧流水、远山小舍近在身旁。


老川绿由于对生长环境挑剔、产量不高,变得越来越少,只有少数未经商业开发的地带才幸存一些。


马边,石梁,巡山而去,惊讶!感叹!茶圣陆羽所讲“上者生烂石”现于眼前!老川茶树生长在碎石风化的地方,慢展风华。

光绪时名山县令赵懿在《蒙顶茶说》中写道,“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慧禅师手所植也。”

关于仙茶的外观及味道,赵懿详细描述为“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十、贵 州


央视纪录片《探索发现》曾这样介绍贵州茶:“茶叶生长种植的黄金维度,是北纬25°到35°之间。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正处于这个得天独厚的区域之间。这里气温变化较小,冬暖夏凉,这让茶树能够保持四季常青的活力。降雨多、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使得茶叶中营养物质充分积累,孕育出贵州茶鲜香浓醇的滋味。”

康熙皇帝,当年喝过一种来自贵州的茶后,曾说过“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

你猜得没错,就是来自贵阳花溪的赵司贡茶,一款让康熙魂牵梦萦的好茶。


在清代,贵定芽茶和龙里芽茶也是当地主要的贡茶品类。这罐贵定芽茶重十五两,属于炒青类绿茶。



十一、云 南



梳理名茶种类,不得不提云南普洱。按古籍记载,其实早在唐代,西蕃人即已饮用普洱茶,只是由于地理悬隔,宋代之前普洱茶尚不为中原所知。


普洱茶主要产区为六茶山。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具体的普洱贡茶品类有八色,即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有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


中国茶叶名称中,名为“蕊茶”“芽茶”的茶品有很多,多指细嫩的茶芽或茶叶。经过比对,可以认定图中蕊茶属于普洱茶。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普洱茶膏,色泽如漆,膏体平滑细腻,造型上呈四方倭角形,上表面中心为团寿字,四角隅以蝙蝠纹装饰。


根据《本草纲目拾遗》,普洱茶膏不仅是一种饮品,还可作养生良药,“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搽研敷之即愈”。


在祖国各地的众多茶品种类中,你是否找到了家乡的味道?


今天,我们早已习惯在闲暇时一品香茗。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享受来自天南海北的特色名茶。


茶香虽各异,但独属于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总是相通。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正式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中国茶文化历史探究的不断深入,也将为现代茶产业的工艺和标准等提供指引,让茶文化在新的时代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

家乡的一缕茶香,清馥隽永、余味悠长,飘向更远方!


你最爱家乡的哪种茶?又有哪些品茶故事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