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学:揭秘一亿拍价的108道工艺香炉

发表时间: 2023-03-11 18:27

2010年,一对绝无仅有的香炉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掀起滔天巨浪,1.29亿港元落锤,打破掐丝珐琅成交记录,将景泰莱挤下了行业的头把交椅。这件中国香炉到底有何稀奇之处?在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掐丝珐琅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类,它的技术在明代景泰年间达到了巅峰,所以很多用这种工艺做成的艺术品被冠以景泰蓝之名,拍卖时也以明代作品为贵,而这件拍到1.29亿天价的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却是清代雍正年间的作品,它的罕有程度却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景泰蓝作品。

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十分繁复,108道工序冠绝天下,非集举国之力而不能为,而雍正却对这种极尽精巧的艺术并不感兴趣,所以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同类作品并不多,而这对香炉是时为太子的弘历送给雍正的礼物,集宫廷掐丝珐琅工艺之大成。

香炉是父子鹤造型,大鹤昂首而立,口中衔着象征长寿的桃枝,上结寿桃一对。子鹤抬足做前行状,向身后回望,与大鹤的造型共同构成了优美的曲线。

仙鹤的翅膀可展开,为香炉盖,鹤身中空,可放入香料,焚香之时,香气顺鹤嘴自然升腾,宛若仙境。在当前传世的作品之中,双鹤造型的香炉仅此一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中国人自古就爱香,对于香器自然也是极为看重,而这对传奇的香炉和中国香学的命运却有几分契合。

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用香,到了清代,已经形成了全民用香的局面,从宫廷用香到百姓用香各有不同的品类和工艺,而伴随着战乱,这一切戛然而止,这项雅文化随着那个时代的辉煌被扔在了故纸堆里。这对御用香炉正是在火烧圆明园事件中,被英国人夺走,由当时的英国首富之子阿尔弗雷德·莫里森低价买下,收藏于“放山居”,一处专门用来存放藏品的奢华庄园。

后来,莫里斯家族没落,后人开始零零散散出售“放山居”的藏品,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上,这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被香港富商刘銮雄以1.2946的港元拍下,作为送给自己母亲的寿礼。

香炉终于回归中国,而香文化也在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很多人开始尝试品香,香至尊沉香这样的老字号香铺逐渐兴起,天然结香的野生沉香唤醒了国人骨子里对于香气的喜爱,以香养生,以香养性成为现代美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

除了传统的线香、盘香,香至尊沉香还将沉香的应用拓展到生活中的更多场域,从助眠精油再到车载电熏炉,灵活的使用方式让现代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尽情享受香所带来的生活趣味。

在我国历史的扉页中氤氲着香料的馨雅,现在,中式香学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那些遗落的美好终将被一一找回,在它的故土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