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学:木雕艺术的极致追求者

发表时间: 2022-11-25 15:12

与木头无声对话、默契合作,一刀刀细致凿琢、一槌槌耐心击打,历经多重极致考验匠心的工序,最终完成了从一棵树到一个黄杨木雕的转变。这一转变已在匠人彭翔学手中上演了上万次。

彭翔学,“莒南黄杨木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5月在莒南县大店镇创立木雕艺术馆和天佛木雕根艺工作室,2021年10月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遇见木雕让彭翔学极具天赋的创作热情得到了充分展现,创作出了众多诸如《飞黄腾达》《希望》《丝瓜与螳螂》等优秀作品,获得国内外行业的极高赞誉。其中《花香蝶自来》荣获“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田趣》荣获“2020山东工美年度精品”称号。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彭翔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手拿着木槌,一手拿着刻刀在一块黄杨木上细致凿琢,一天得坐上十几个小时,需要耐得住性子吃得了苦。但彭翔学并不觉得辛苦,他说:“每当手中的作品逐渐成型时,那一刻手造的喜悦油然而生,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借着莒南县大力推进“山东手造·莒南好例”工程的春风,彭翔学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新、钻研精进技艺,让黄杨木雕这一“老手艺”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手造”的魅力。

通讯员 张善顺 刘晓雯